PG电子官网城口沿河乡:返乡青年让“茶叶子”变成“金叶子”
“我希望自己能种植和生产出更高品质的茶叶,让发展茶叶这条路走得更远。”返乡青年刘大胜表示,自己将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乡亲们在家门口多增加点收入。
刘大胜出生于重庆市城口县沿河乡红岩村,其父亲刘坤禄在沿河乡从事茶叶种植及加工十余年,耳濡目染的刘大胜从小就能分辨茶叶的色、香、味、形。2012年,刘大胜从重庆理工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打拼。2019年,听说政府在鼓励村民发展茶产业,经过深思熟虑,刘大胜放弃城里的工作选择回乡种茶。
沿河乡雨量充沛,光照适宜,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当地便大规模种植茶树,种植面积一度达到7000余亩。后来由于经营模式改变、人们外出务工等原因,沿河乡的茶树林在20世纪90年代初逐渐无人看管。“部分老茶树生命力极其顽强,30余年无人管护,仍然顽强地生长着,并和其他树种一起形成了和谐完整的生态圈。”刘大胜说。改造低效茶园,优化种植规模,加强品种改良是当务之急。2020年,刘大胜组织茶农对1000余亩老茶园进行改造。2021年引进茶叶新品种“福选9号”,累计在柏树村、红岩村种植700余亩新茶苗。在这期间,刘大胜经常到周边乡镇及毗邻省市考察学习,提升培植管理经验的同时拓宽了发展茶叶的思路。
好茶也怕巷子深!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以“茶叶”闯出“名堂”是刘大胜一直思考的问题。父亲曾经经营的茶厂规模小、生产效益低,刘大胜深知只有推行清洁化、标准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扩大销售渠道,稳定质量水平,全链条进行安全监管,才是茶厂扩大发展的必由之路。
2023年,刘大胜将茶厂从600余平方米扩大到1000余平方米,同时购进了一批新的设备。刘大胜一直秉持尊重茶叶的自然本性的原则,他都从源头把关,禁止施用化肥农药,专施饼肥,开发出以绿茶为主的系列茶产品,满足了消费者对原生态安全健康好茶的需求。刘大胜以生态茶产业为支撑,打造了“采茶、制茶、品茶、PG电子网址评茶”等产业链体系,还打算着力发展集观光旅游、文化展示、采摘体验、休闲康养、生产教育实践于一体的茶园,开启电商直播,实现“茶因旅而兴、旅因茶而名”。
茶产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在种植、加工等方面操作简单,劳动强度低,无须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术水平,能有效带动群众增收的产业。刘大胜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带动全乡茶叶基地和农户抱团发展,年销售额达60余万元。在种植和改造环节上,每年提供50余个季节性岗位,助推群众增收。在加工环节上,提供就业岗位10余个,发放工资5万余元。刘大胜还指导散户茶农标准化采茶,自己来进行收购,助推80余户村民增收。
2025年刘大胜荣获“万智工创 万匠工辉”万达开机渝东北片区茶叶行业职工技能邀请赛手工制茶项目三等奖,极大地提振了他发展茶产业的自信心。“用心去做每一件事,永葆做茶初心,坚守茶人情怀。让老茶乡飘出新茶香,就是我最大的愿望。”谈到未来规划,刘大胜自信满满地说:“将从‘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的思路,围绕茶园开拓、品牌培育建设、市场渠道拓展三方面着手,不断推动茶产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林孟雨)
重庆“五一”文旅成绩单出炉:1858.31万人次打卡,同比增长10.4%
“五一”期间重庆洪崖洞游人如织。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人民网重庆5月5日电 (记者冯文彦)2025年“五一”假期,重庆推出700余项文旅主题活动,满足八方游客多样化需求,交出了亮眼成绩单:“五一”期间,重庆接待国内游客1858.31万人次,同比增长10.4%,国内游客花费151.71亿元,同比增长16.3%。…
西渝高铁嘉陵江特大桥施工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人民网重庆5月5日电 (记者胡虹)五月的巴渝大地,机械轰鸣声穿透山谷。…
人民网重庆5月5日电 (陈琦)“我是一名在秀山县工作的外地职工,在工作之余,我深切感受到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因此希望能利用县体育馆的场地进行日常锻炼。PG电子网址”近日,有网友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建议当地具备条件的学校及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PG电子网址共同营造全民健身的氛围。…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